Search

#惡俗小說
 
〈俗聖並存的所在〉◎ 吳明益
 
我第一次讀...

  • Share this:

#惡俗小說
 
〈俗聖並存的所在〉◎ 吳明益
 
我第一次讀到士庭的作品不是小說,而是在「論創作」(on writing)的課程裡,見識到他迴圈式的論述。往往你以為他準備放蹄飛馳,進行激烈的辯證,須臾定神,才發現實際上是在原點徘徊。他會自我設問,接著引用馮內果、費茲傑羅、《戀夏五百日》、《老人與海》、大江健三郎、《哈利波特》、愛特伍、《三國演義》……,而後持續虛懸問號。有時候你甚至會懷疑,那些引用是必要的嗎?
 
不,這麼說並非貶意,我只是想說,士庭從一開始根本就是一個小說家,一個善於歧出、跑馬,善用離心力,跟你說想寫一部pulp fiction,實際上卻和品欽一樣,想寫的是裡頭「藏著大問題」的敘事者。
 
我第一次讀士庭的小說感到心動是〈他就這麼掉了下去〉。在這個故事裡,敘事者開著車來到了工業區,想起了一個家裡做大理石加工的國小同學,因此試探性地撥了電話。電話通了,名叫白告的小學同學在工廠門口迎接我。老同學見面第一件事是,打開門口那對石獅子眼睛的雷射光,兩人看著光爬過樹梢與天空。迎接「我」的還有重重往事,包括此刻已罹患肺腺癌的阿嬤,名喚波波的狗,一幢未完成的101大樓積木,以及他們都刻意不再提起的,一件關於「就這麼掉了下去」的事。
 
這篇小說敘事單純,可以看出士庭成熟的敘事與寫景功力。與其他刻意「擬仿」名家的作品來說,有著吸引我的質樸小說特質──我竊以為它暗示了一件事──士庭的本質可能是一個面帶憂容的說故事人,而不是他想要假扮的輕浮、媚俗的小說家。
 
►繼續看:http://chinatim.es/CNCM9
 
#向文學大師經典巨作致敬的奇異之作
#真正的哲學藏在低俗笑話的背後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
文學、教育、視野。 向自己提一個問,讀一本書,去探觸、延伸生命的邊界。
View all posts